【華窯恒賓】
第四、穩定供料
料滴形狀、大小和溫度的穩定是保證成型質量和產量的前提。供料道與工作部之間的分隔程度以及料道的斷面、尺寸、保溫情況、加熱系統與冷卻系統是影響穩定供料的主要因素。供料道與工作部件間全分隔能使料道保持獨立作業制度,不受干擾。有些廠不用全分隔,籍熔化部熱量來加熱料道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。料道底部橫斷面呈馬鞍形能減少橫向溫差。適當加深料盆可增大靜壓頭,使料滴溫度較穩定。料道長度和寬度要根據流料量、產量大小來確定。料道偏長些對調節溫度有利,能在較大范圍內適應流料量的變化。料道的散熱量很大,尤其是料盆處。所以要加強保溫。加熱和冷卻系統要能靈便、可靠的調節玻璃液的溫度,并保持溫度的均勻性。冷卻系統起粗調作用,加熱系統起細調作用。大多數人認為,多噴咀煤氣加熱和電加熱相結合的系統是較理想的。
第五、減少無用熱量
(一)減少無法利用的熱量,如窯體表面散熱量、孔口輻射熱量、孔口和磚縫逸出氣體帶走的熱量等。采取的措施有:1。窯體保溫。我國采用窯體保溫數年來效國顯著。但只是初級階段,還可以進一步提高保溫效果。方向是搞多層組合型保溫層,采用復合式(如夾層型、填充型)隔熱材料,發展散狀混凝土型隔熱材料,研制與各種耐火材料配套的密封料等等。2。孔口與磚縫的密封。要注意的是加料口、測溫孔、看火孔等處。有條件的應選用全封閉型的加料機(如螺旋式、裹入式),改用剛玉嵌入管來測溫,采用工業電視來觀察火焰和化料情況。3。窯爐的大型化。窯規模越大,單位產量的散熱量越低。
(二)減少重復加熱的熱量。主要是要減少回流玻璃液重復加熱消耗的熱量(通常,此熱量要占玻璃熔化耗熱量的十分之一左右)。采取的措施有:設窯坎,流液洞下沉,適當減小流液洞高度和適當降低進流液洞的玻璃液溫度。
第六、利用可用熱量
(一)燃料要充分燃燒,把熱量全部放出來。為此,燒油時要選擇霧化效果好的油噴咀(如國產GNB型內混式噴咀和引進的日本、美國、西德的機械——介質霧化復合噴咀),采用強化霧化的措施以及設計與噴咀相配合的小爐結構和胸墻高度。燒煤氣時要確定合適的空、煤氣動量比,并使空氣包圍煤氣。
(二)提高換熱效率,盡可能提高空氣預熱溫度,為此,要增大格子磚受熱表面積,采用較高的格子體,采用新穎格子磚及其排列方式(如十字形和筒形磚、排列成編籃式或煙囪式)。還要研究格子磚材質和格子體內氣流分布的均勻性(氣流分布均勻性與格子磚利用率直接有關。影響分布均勻性的因素有格子體的構筑系數,格子體上部和下部通道體積與格子體體積的比值等)。
(三)煙氣余熱利用。從蓄熱室排出的煙氣所攜帶的熱量在允許條件下應盡量回收。不少廠在煙道系統內設置廢熱鍋爐。個別廠還安裝了熱管來回收熱量。此外,應該研究怎樣利用煙氣余熱來加熱甚至燒結配合料。
第七、改變料方和配合料球化
(一)在料方中摻入少量助熔組份,如鋰云母之類能降低玻璃熔化溫度,加速玻璃熔化。出料量明顯增加。
(二)配合料球化。配合料定形處理是大家關心的課題。我們主張用干法球化處理。配合料在不加粘結劑下壓成小球粒。它能消除窯內外的粉塵,加速固相反應,增加配合料與玻璃液的接觸面積。這樣就可縮短熔化時間和延長爐齡,單位耗熱量亦隨之降低。
第八、采用優質耐火材料并合理配套
目前公認,必須采用各種優質耐用的耐火材料(如電容耐火材料,鋯質、鉻質、剛玉質、尖晶石質和堿性耐火材料,高密度、高強度耐火材料等)并給予合理配套,使窯爐整體的使用期限同步增長。眾所周知,砌爐材料的質量對窯產量、玻璃質量、燃料消耗量和爐齡的影響至關重要。與國外相比,我國玻璃窯爐使用耐火材料的品種、規格和質量尚存在相當的差距。改變這種狀況已刻不容緩。我們還應擴大優質耐火材料的使用部位。從長遠觀點來看,在耐火材料上多花些費用是值得的。玻璃窯爐節能涉及面廣,需要多方配合,共同努力,才能見效。
了解更多請在線咨詢或者撥打24小時熱線電話!